关于下达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7 18:24:52   浏览:94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下达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机械部


关于下达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第一批项目的通知
1996年10月18日,机械工业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机械厅局(公司),各有关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业标准化技术归口研究所、各行业标准化业务管理机构、强制性标准认定办公室:
根据《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现将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第一批项目印发给你们,请你们按认定管理办法的要求,认真、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确保第一批项目涉及的产品在规定期限内取得认定证书。

附件:机械工业产品实施强制性标准认定第一批项目目录
┌──┬────────┬──────────────┬────────┬───────┬──────┐
│序号│标准编号及其名称│ 产品名称(主要系列) │标委会(归口所)│检测机构 │认定截止期限│
├──┼────────┼──────────────┼────────┼───────┼──────┤
│1 │JB8309-96电雷管 │引爆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线型号为│全国电线电缆标准│国家电线电缆质│98年7月 │
│ │引爆用聚氯乙烯绝│DBV、DVGV │化技术委员会 │量监督检测中心│ │
│ │缘电线 │ │ │(CB实验室) │ │
├──┼────────┼──────────────┼────────┼───────┼──────┤
│2 │GB10051.3-88起重│起重吊钩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国家起重机械质│98年7月 │
│ │吊钩 直柄吊钩使│ │研究所 │量监督检测中心│ │
│ │用检查 │ │ │ │ │
├──┼────────┼──────────────┼────────┼───────┼──────┤
│3 │JB6853-93校准用 │常规标准气体 │北京分析仪器研究│国家分析仪器产│98年7月 │
│ │混合气体气瓶色标│医疗卫生用气 │所 │品质量监督检测│ │
│ │ │ 血液测定用 │ │中心 │ │
│ │ │ 肺功能测定用 │ │ │ │
│ │ │ 脑循环测定用 │ │ │ │
│ │ │ 消毒杀菌用 │ │ │ │
│ │ │可燃气体报警器校准混合气 │ │ │ │
│ │ │汽车排放尾气检测用气 │ │ │ │
│ │ │电力能源用气 │ │ │ │
│ │ │地震监测用气 │ │ │ │
│ │ │石油化工过程分析仪器用气 │ │ │ │
│ │ │裂解低压聚乙烯用气 │ │ │ │
├──┼────────┼──────────────┼────────┼───────┼──────┤
│4 │JB7496-94 │减压器 │西安工业自动化仪│机械工业部自动│98年12月│
│ │焊接、切割及类似│ │表研究所 │化仪表产品质量│ │
│ │工艺用气瓶减压器│ │ │监督监测西安分│ │
│ │安全规范 │ │ │中心 │ │
├──┼────────┼──────────────┼────────┼───────┼──────┤
│5 │GB15760-1995 │外圆磨床 │全国金属切削机床│国家机床质量监│98年12月│
│ │金属切削机床安全│卧轴矩台平面磨床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督检验中心机械│ │
│ │防护通用技术条件│ │ │工业部机床产品│ │
│ │JB4029-85 │ │ │质量监督检验西│ │
│ │磨床砂轮防护罩、│ │ │安分中心、上海│ │
│ │安全技术要求 │ │ │分中心、昆明分│ │
│ │ │ │ │中心 │ │
├──┼────────┼──────────────┼────────┼───────┼──────┤
│6 │JB4305.2-92工业 │工业洗衣机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国家日用电器质│98年12月│
│ │洗衣机 安全要求│ │所 │量监督监测中心│ │
├──┼────────┼──────────────┤ │(CB试验室) │ │
│7 │JB6238-92工业干 │工业干衣机 │ │ │ │
│ │衣机 安全要求 │ │ │ │ │
├──┼────────┼──────────────┼────────┼───────┼──────┤
│8 │GB1094.1-1996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 │全国变压器标准化│国家变压器质量│99年7月 │
│ │电力变压器 总则│500kV级: │技术委员会 │监督监测中心 │ │
│ │GB1094.2-1996 │单相双绕组 100~260MVA │ │ │ │
│ │电力变压器 温升│三相双绕组 240~720MVA │ │ │ │
│ │GB1094.3-85 │单相自耦三绕组无励磁调压120 │ │ │ │
│ │电力变压器 绝缘│~333MVA │ │ │ │
│ │水平和绝缘试验 │单相自耦三绕组有载调压120~ │ │ │ │
│ │GB1094.5-85 │333MVA │ │ │ │
│ │电力变压器 短路│330KV级: │ │ │ │
│ │承受能力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90~360MVA │ │ │ │
│ │ │三绕组无励磁调压90~240MVA │ │ │ │
│ │ │自耦无励磁调压90~360MVA │ │ │ │
│ │ │自耦有载调压90~360MVA │ │ │ │
│ │ │220KV级: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31.5~360MVA│ │ │ │
│ │ │三绕组无励磁调压31.5~240MVA│ │ │ │
│ │ │自藕无励磁调压31.5~240MVA │ │ │ │
│ │ │双绕组有载调压31.5~180MVA │ │ │ │
│ │ │三绕组有载调压31.5~180MVA │ │ │ │
│ │ │自耦有载调压31.5~240MVA │ │ │ │
│ │ │自耦有载调压63~180MVA │ │ │ │
│ │ │110KV级: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6.3~120MVA │ │ │ │
│ │ │三绕组无励磁调压6.3~63MVA │ │ │ │
│ │ │双绕组有载调压6.3~63MVA │ │ │ │
│ │ │三绕组有载调压6.3~63MVA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6.3~63MVA │ │ │ │
│ │ │63KV级: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0.63~63MVA │ │ │ │
│ │ │双绕组有载调压0.63~ 63MVA │ │ │ │
│ │ │35KV级: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0.05~1.6MVA│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0.8~31.5MVA│ │ │ │
│ │ │双绕组有载调压2~12.5MVA │ │ │ │
│ │ │6、10级: │ │ │ │
│ │ │三绕组有载调压6.3~63MVA │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0.63~6.3MVA│ │ │ │
│ │ │双绕组无励磁调压0.2~1.6MVA │ │ │ │
└──┴────────┴──────────────┴────────┴───────┴──────┘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定》的通知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印发《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定》的通知

文市发[2004]4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物局、文管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局:

  为了加强对文化市场举报工作的管理,规范文化、文物行政部门和执法机构受理办理群众举报工作,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定》,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
                           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文化市场举报办理规定


第一条 为加强对文化市场举报工作的管理,保障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文化市场举报工作应当遵循依法、便民、准确、高效的原则。

第三条 县级以上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在其职权范围内受理对下列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的举报:

  (一)营业性演出活动;

  (二)音像制品的进口、批发、零售、出租和放映活动;

  (三)营业性歌舞、游艺场所,其他各类游乐场所的经营活动;

  (四)艺术品经营活动;

  (五)电影发行、放映经营活动;

  (六)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互联网文化经营活动;

  (七)文物经营活动;

  (八)其它文化市场经营活动。

  除前款规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对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及其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依照本规定进行举报。

第四条 县级以上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设立文化市场监督举报电话、电子信箱,定期向社会公布,安排专人负责受理举报。有条件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设立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举报电话。

第五条 举报人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来访或其他形式向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进行举报。

第六条 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可根据有关规定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七条 举报受理应填写举报受理单,记录举报时间、举报人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匿名除外)、被举报人的名称(姓名)、地址和违法行为等相关信息。举报受理单应按时间先后顺序编号。

  受理举报时应鼓励举报人提供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备查询和回复意见。对不愿提供个人信息的举报人,尊重其意愿。

第八条 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在接到举报后2个工作日内对举报内容进行核查。对于证据易灭失的举报,经文化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负责人批准后,应当立即赴现场核查。

  对留有联系方式的举报,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在核查结束后,及时向举报人反馈查处情况。

第九条 上级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交办的举报案件,下级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按照要求在规定期限内调查处理,并上报查处结果。

  其他部门移送的举报,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将调查处理结果及时抄告该部门。

  文化部印发《文化市场案件查处通知》、《文化市场举报转办函》、《文化市场举报受理单》所载明的事项,有关文化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按要求及时回复处理结果。《文化市场案件查处通知》载明事项,由省级文化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直接组织查处。

第十条 不属于本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职权范围内的举报,举报受理人应告知举报人向相关部门举报或将该举报及时移送给相关部门。

  受理其他相关部门移送的举报案件应履行签收手续。

第十一条 举报案件办理完毕后,应将核查结果填写在举报受理单上,并将相关材料归档保存2年。

第十二条 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当定期分析举报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监管工作。

  上级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应当定期抽查下级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的举报办理情况。

第十三条 举报受理人受理举报,应主动热情,耐心周到,不得推诿、拖延。

第十四条 举报受理人和其他有关执法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私自摘抄、复制、扣压、销毁举报材料;不得将举报内容透露给被举报人或与被举报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人员和单位。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举报人打击报复,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受理举报的文化、文物行政部门或执法机构违反本规定致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的,对直接负责的人员和其他相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警察作证若干问题研究

王 超*

(华东政法学院,上海 200042)


内容提要:近来,媒体关于警察作证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从理论上讲,警察作证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于诉讼价值。但在我国,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席法庭作证尚缺乏立法、理论、观念等诸多方面的足够支撑。其实,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不仅必要而且合理。但是警察毕竟不同于其他证人,这就决定了警察作证需要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在我国创立警察作证制度需要从完善立法、转变观念等方面切入。

关 键 词:警察作证;理论基础;诉讼价值;身份;范围;障碍;构想



最近,《检察日报》三篇不起眼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第一篇是3月31日报道的《民警出庭作证,毒贩低头认罪》;第二篇是4月17日报道的《为恶势力头目作伪证》;第三篇是4月19日报道的《证人席上出现新身影》。这三篇报道的共同内容都是承办案件的警察以证人身份出席法庭对有关案件情况进行作证。而且,请办案民警出庭作证已经成为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改革出庭公诉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应当说,这种做法和我国的证据立法是相抵触的。这是因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担任过本案证人的侦查人员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换句话说,在我国的刑事诉讼中,承办案件的侦查人员不能同时充当本案的证人,否则,就会与其承担的诉讼职责不相符合,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目前,这种观点已成为学术界的通说。那么,承办案件的警察到底该不该出庭作证?如果能,他们的身份应当如何界定?警察作证有没有限制?在我国警察作证有那些障碍?如何构建我国的警察作证制度?这些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警察作证的理论基础



1、检警一体理论。为了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成本,保障控诉获得成功,基于检察机关和侦查机关共同的追诉职能,无论是在大陆法系国家还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都赋予检察机关对侦查活动的指挥权、参与权、指导权、监督权等权力,即实行所谓“检警一体化”。[1]在检警一体化模式下,警察是检察官的当然助手和控诉支持者。一方面,在侦查阶段,警察要在检察官的领导、指挥下展开侦查工作,根据检察官的要求收集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或采取强制措施,直到检察机关认为证据足以保证控诉的成功为止。另一方面,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警察应当根据检察官的要求补充侦查以提出新的证据材料,或者必要时检察官要求负责讯问、勘验、检查、搜查、扣押、鉴定的警察出庭作证,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以言词的方式向法院说明自己收集的证据系合法所得,以便有效地反驳辩护方提出的证据与主张。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随着现代社会民主与政治的不断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权利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国家的权力越来越受到一定限制。这反映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就是越来越强调程序公正与保护人权,国家决不能因为控制犯罪的需要而过分追求实体真实或者不择手段,惩罚犯罪也决不能以牺牲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为代价。而侦查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恰恰与上述理念相违背。有鉴于此,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无不通过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侦查人员的非法取证行为予以规制。但是,如何确认非法证据的存在进而对其予以排除在客观上需要警察出庭作证对其取证行为加以说明。这是因为,一方面,公诉人对侦查人员收集证据的过程缺乏详细地了解,如果他仅凭侦查笔录或者侦查机关的情况说明是难以令人信服的,而负责侦查案件的警察对收集证据的全过程了如指掌,所以对证据是否合法心知肚明,此时由警察出庭就证据的合法性予以阐述最合适不过,因此,从客观上讲,公诉人员需要警察出庭作证对其取证行为的合法性予以阐述以反驳辩方就某个证据的合法性提出的质疑。另一方面,被告人对其是否实施犯罪行为最为清楚,再加上其本身就是侦查人员收集证据的对象,因而它对于警察是否非法收集证据也知根知底,当然需要警察出庭作证并渴望非法证据能够得到排除,从而保护其合法权益。可以说警察出庭作证是控辩双方“双赢”的要求。

3、直接言词原则或者排除传闻规则。为了确保程序公与审判公开,在大陆法系国家刑事审判中非常强调直接言词原则的运用。该项原则其中的一个重要要求是在法庭上提出任何证据材料均应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诉讼各方对证据的调查应以口头方式进行,如以口头方式询问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等,以口头方式对实物证据发表意见等,任何未经在法庭上以言词方式提出和调查的证据均不得作为法庭裁判的根据。[2]英美法系国家中尽管没有确立直接和言词原则,却设有与之相关的“传闻证据规则”(hearsay rule; rule against hearsay)。[3]]根据这一规则,提供证言或者证据材料的原证人在一般情况下应当出庭,当面接受控辩双方的交叉询问,而禁止法庭采用“传闻证据”(hearsay evidence)。上述情况表明警察应当出庭就有关的取证行为向法庭陈述,而不能以侦查笔录代替之。[4]

客观地讲,上述三个理论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并没有直接的体现或者说是体现得并不充分。因此,在实践层面,若以此作为警察出庭作证的理由是存在一定瑕疵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两高的司法解释,警察却有义务向法庭说明其收集的证据的来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50条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0条的规定,公诉人应当就物证、书证等实物证据的来源、特征等作必要的说明,让辩方辨认并发表意见。而控辩双方难免发生争议,一旦发生争议,根据《规则》第341条的规定,公诉人应当出示、宣读有关诉讼文书、侦查或者审查起诉活动笔录。如果控辩双方对上述笔录仍存在争议,根据《规则》第343条的规定,公诉人员可以建议合议庭通知负责侦查的人员出庭陈述有关情况。另外,《解释》第138条也规定:“对指控的每一起案件事实,经审判长准许,公诉人可以提请审判长传唤……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员出庭作证……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和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分别提请传唤尚未出庭作证的……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显然,这里的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人包括警察在内。



二、警察作证的诉讼价值



1、警察出庭作证有助于厘清一系列司法实践中的错误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诉讼理念。这主要表现为:(1)纠正证据的概念。在我国刑事庭审中,由公安机关出具的“关于被告人某某投案情况的证明”、“关于审讯情况的证明”、“关于某某报案情况的记录”等材料被大量地采用。然而,这些材料是证据材料还是证据?如果它是证据材料,那为什么在判决书中又被采用?如果它是证据,那么它属于什么哪一类证据?这恐怕是难以回答的。而如果允许警察出庭作证,这些可以视为证人证言。(2)纠正证人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与实践界一直坚持证人优先原则、证人不可替代原则,从而反对在同一案件中将担任侦查职责的警察同时作为证人。而警察恰恰是能以证人身份出庭作证的。对这个问题,下文再作阐述,此处从略。(3)纠正警察特权思想。警察承担维护社会安全与侦查犯罪的重任,在侦查过程中从来都是讯问或讯问的主角,让其屈尊下驾出庭作证接受曾经被其拘留、逮捕和讯问的被告人以及辩护人的质询,恐怕使警察在这一角色转换过程中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究其原因就是警察特权思想作怪。

2、警察出庭作证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某些问题。这主要表现为:(1)抑制警察非法取证行为。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警察非法取证行为在很多地方还相当普遍。而这同警察不出庭作证恐怕不无关系。因为在警察不出庭作证的情况下,辩护方由于得不到同证据提供者即警察当庭质证的机会,所以有时很难揭露并证实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即便检察官、法官对此有所警觉,往往由于他们对警察不出庭作证采取容忍态度而使其非法取证行为不了了之。(2)提高证人出庭率。长期以来,我国证人出庭率比较低,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贯彻落实新的庭审方式。但如果警察能够出庭作证,无疑会对证人起到表率作用,从而带动证人出庭作证。(3)解决恶意翻证、翻供问题。在刑事庭审中,当被告人翻供或者证人翻证时,如果警察能够出庭作证同他们进行对质,无疑能够有效地戳穿他们的谎言。(4)保障被告人的合法利益。一方面,警察由于出庭作证,使被告人的质证权得到实现,从而彰现程序公;另一方面,这有助于被告人通过揭示非法取证行为,使法庭排除对被告人不利

的证据,从而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提高其防御能力。

3、警察出庭作证有助于理顺公检法之间的关系,构筑科学的司法体系。这主要表现为:(1)它有助于改变目前我国侦检机关互相独立、检警分离的状况,使控诉机关在审前程序中确立核心地位。(2)它有助于改变检察官法律监督者的地位,促进检察官当事人化。(3)它有助于法院确立“最终裁判者”的地位和保障法官在庭审中居于核心地位,从而将审前程序尤其是侦查程序纳入司法审查的控制之中。(4)它有助于实现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法官居中裁判,从而真正构筑对抗制的审判方式。

4、警察出庭作证有助于提高诉讼效率。在我国刑事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常常辩称警察有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而要求排除非法证据。面对这种辩护理由,检察机关一方面因为证据并非自己收集,加上警察又不出庭与其当庭对质,所以公诉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无法对此予以回应。但为了确保司法公正和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公诉人又不能不对此一概不予理睬。这往往迫使法官宣布延期审理,以查清侦查人员是否有非法取证行为。但检察机关对警察的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的调查往往由于碰到各种阻力或者取证困难而无功而返。而辩方有时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却不依不饶,这就常常导致案件久拖不判,既有违司法公正也不利于司法效率。而一旦侦办案件的警察出庭作证,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当庭解决上述问题而不必延期审理,从而减少波斯纳所说的“错误消耗”,提高司法效率。



三、警察作证的身份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