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30 20:46:04   浏览:9565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山西省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山西省政府


山西省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山西省政府



为了更好地贯彻省政府发布的《山西省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暂行办法》(晋政发〔1990〕7号)及其补充规定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价格调控基金征收管理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1991〕152号),做好我省价格调控基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工作,特制定本细则。
一、价格调控基金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及主要职责:
(一)组织机构的设置:省、地、市、县物价改革领导组(价格调控基金领导组)均下设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各级财委(办),由各级财委(办)、财政、税务、物价和人民银行等单位组成。
(二)各级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的主要职责:
1、在物价改革领导组领导下,办理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和使用的日常工作,并负责对申请使用价格调控基金的项目进行审核。
2、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价格调控基金的缴纳、使用情况和对有关政策、规定的执行情况。
3、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交流各地方、各部门在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使用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
4、协调解决价格调控基金征集、管理和使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5、承办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二、价格调控基金的征集
(一)价格调控基金的征收范围按照省政府晋政发〔1990〕7号、6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1991〕152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缴纳价格调控基金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规定缴纳。对逾期不缴纳的,按日处以应缴金额5%的滞纳金;对拒不缴纳的,由税务机关通知开户银行进行划拨(含滞纳金)。各级银行要密切配合,履行此职责。
(三)各地市要按省规定40%的上解比例,按省财政厅、物价局、税务局、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联合下发的〔1990〕晋税计字第4号文件规定上解,省集中的资金按照不超过10%的比例,视各地的征收和上缴情况,作为奖励退还各地市使用。各地市应认真检查当年的执行情况,将每年? 方徊糠旨笆辈蛊鹄础6圆话垂娑ū壤辖傻模〔普ü曛站霾咔逅憧劢伞? (四)按照省政府晋政发〔1990〕7号文件规定,价格调控基金由各级财政设预算外专户统一管理。凡没有在财政设预算外帐户的,从现在起应该设到财政部门。
三、价格调控基金的使用
(一)根据国务院关于“为了防止主要副食品价格剧烈波动,大中城市要建立平抑副食品价格基金”的精神,价格调控基金应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主要用于为保证市场主要副食品和重要日用工业品价格基本稳定的;临时性补贴。
(二)省征集的调控基金,主要用于直接平抑全省县城以上城市主要副食品和重要日用工业品价格的支出。如安排有剩余时,可视情况安排各地市申请解决的项目。安排时,按照多收缴多使用的原则,对上交任务完成好的及上缴数额大的地市给予倾斜奖励。
四、价格调控基金的管理
(一)价格调控基金的使用,先由使用单位和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同级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审核并提出意见,再报经同级价格改革领导组批准后方可拨款使用。
(二)建立价格调控基金统计报告制度。按省规定,有关单位每季要向各级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报告价格调控基金的征收、入库和使用情况,各级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按季向上级办公室报告征集、入库、划解和使用情况。
(三)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可视工作进度,及时召集有关单位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成绩显著的适当给予奖励。
(四)为了加强征收管理工作,解决征收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开支费用及评比奖励金,可按价格调控基金征收总额的3%,由县(市)税务机关提取手续费,各级财政部门按征收进度及时拨付。各级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的办公经费,可由同级财政部门在本地区征收的价格调控基金中? 床怀?‰的比例核拨。
本细则由省价格调控基金办公室负责解释。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



1991年12月17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通知

国家土地管理局


关于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通知
国家土地管理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土地(国土)管理局(厅),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管理局:
为加强土地管理,适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及土地登记自动化管理的需要,依据《土地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土地登记规则》的规定,决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正式启用重新修改、设计的土地证书及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新版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使用证和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的规格及封面颜色见样本(另发)。证书记载内容、格式和使用及填写说明详见附件。
新版集体土地所有证的记载内容及格式不变,证书规格及封面颜色作适当调整(见样本,另发)。
二、新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的规格为16开,其记载内容、格式和使用及填写说明详见附件。
三、土地登记过程中所需的其他表、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土地管理部门可参照1989年颁布的《土地登记规则》规定的土地登记表、卡的种类,按新版土地登记卡的记载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本地土地登记工作的实际需要自行修改、印制。
四、启用新版土地证书、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后,各地已经颁发的原版国有土地使用证、集体土地所有证、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以及经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或备案的集体土地农业用地使用证、土地使用权抵押证明书和土地使用权承租证明书继续有效,待变更土地登记时逐步更
换。各地土地管理部门现存的上述原版土地证书可继续使用到1997年12月31日。
已经使用的原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可在变更土地登记时逐步更换,已经印刷的空白原版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可继续使用到1997年6月30日。
五、新版土地证书由国家土地管理局或其授权的单位统一印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印制土地证书,非法印制的土地证书无效。

附件一:国有土地使用证式样

国 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有土地使用证
__国用( )字第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有土地使用证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
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第五十九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____人民政府(印)
年 月
--------------------------------
|土地使用者|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用 途| |土地等级|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
|------------------------------|
| 使用权面积 | |
|---------|--------------------|
|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
| | |
|填| |
| | |
|证| |
| | |
|机| |
| | |
|关| (印) |
| | 年 月 日 |
--------------------------------

--------------------------------
| 记 事 |
|------------------------------|
|日期|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明边长(米)
--------------------------------
| ↑ |
| | |
| | |
| | |
| | |
| | |
| |北|
| |附 |
| |
| |图 |
| |
| |粘 |
| |
| |贴 |
| |
| |线 |
| |
| |
| |
| |
| |
| |
| 比例尺1: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使用者持有。
二、凡土地登记内容发生变更及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持证人及有关当事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本证不得用于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等。
三、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四、本证实行定期验证制度,持证人应按规定主动向土地管理部门交验本证。

附件二:集体土地使用证式样

国 徽
集体土地使用证
__集用( )字第 号
集体土地使用证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它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的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
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由土地使用者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____人民政府(印)
年 月
--------------------------------
|土地使用者| |
|-----|------------------------|
|土地所有者|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用 途| |土地等级|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
|------------------------------|
| 使用权面积 | |
|---------|--------------------|
|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
| | |
|填| |
| | |
|证| |
| | |
|机| |
| | |
|关| (印) |
| | 年 月 日 |
--------------------------------

--------------------------------
| 记 事 |
|------------------------------|
|日期| 内 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明边长(米)
--------------------------------
| ↑ |
| | |
| | |
| | |
| | |
| | |
| |北|
| |附 |
| |
| |图 |
| |
| |粘 |
| |
| |贴 |
| |
| |线 |
| |
| |
| |
| |
| |
| |
| 比例尺1: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使用权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使用者持有。
二、凡土地登记内容发生变更及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持证人及有关当事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本证不得用于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等。
三、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四、本证实行定期验证制度,持证人应按规定主动向土地管理部门交验本证。

附件三: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式样


国 徽
土地他项权利
证 明 书
__他项( )字第 号
土 地 他 项 权 利
证 明 书
国家土地管理局制
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保护土地他项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由土地他项
权利人申请,经调查审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
(发证机关章)
年 月
--------------------------------
|权利人 | |
|----|-------------------------|
|义务人 | |
|----|-------------------------|
|座 落| |
|----|-------------------------|
|地 号| |图 号| |
|----|---------|-----|---------|
|权属性质| |使用权类型| |
|----|-------------------------|
| | |
|他项权利| |
| | |
|种 类| |
| | |
|及范围 | |
| | |
|----|-------------------------|
|设定日期| |
|----|-------------------------|
|权利顺序| |
|----|-------------------------|
|存续期限| |
--------------------------------
注 意 事 项
一、本证是土地他项权利的法律凭证,必须由土地他项权利人持有。
二、本证记载的内容以土地管理部门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为准。
三、凡土地他项权利设定、变更、注销的,土地他项权利人及义务人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共同申请办理变更土地登记。

附件四:土地归户卡式样

土 地 归 户 卡
编号:
-----------------------------------------
|权利人 | |单位性质| |
|----|----------------------------------|
|通讯地址| |
|---------------------------------------|
|序号|日期|地 号|图 号| 座 落 |权属性质|用 途|面 积|经办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积单位:

附件五:土地登记卡式样

土 地 登 记 卡
单位:平方米(公顷)、元(万元)
----------------------------------------
|地 号| |图 号| |宗地面积| |
|-----|------|----|--------------------|
|用 途| |座 落| |
|-----|------|----|--------------------|
| 权属性质| |权利人 | |
|-----|------|----|--------------------|
| 单位性质| |通讯地址| |
|-----|------|----|--------------------|
|使用权类型| |终止日期| |土地证号| |
|-----|------|----|------|----|--------|
| 调查表号| |审批表号| |归户卡号| |
|-----|------|----|------|----|--------|
| 土地等级| |标定地价| |申报地价| |
|-----|------|----|------|----|--------|
|建筑容积率| |建筑密度| |建筑限高| |
|------------|-----------|-------------|
|建筑物占地面积| |建筑物类型| |申报建筑物权属| |
|--------------------------------------|
|土地权属来源 | |
|证明文件类型、| |
|编号、日期 | |
----------------------------------------
土 地 登 记 卡 续 表
-------------------------------------
|序 号|日 期| 登记的其他内容及变更登记事项 |经办人|审核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共 用 宗 使 用 权 登 记
地号 土地登记卡附页1
-------------------------------------------
|序| |土 地|单位| | |使用权|独用|共用面积| |
| |日期| | | 通 讯 地 址 |用途| | |---------|
|号| |使用者|性质| | |面 积|面积|其中共用分摊面积 |
|-|--|---|--|---------|--|---|--|---------|
|1|2 | 3 |4 | 5 |6 | 7 |8 | 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面积单位:
----------------------------------------------
|序 |申 报| 建 筑 物 |审 批|归 户| | | |
| | |------------| | |土地证号|经 办 人|审 核 人|
|号 |地 价|类型|占地面积|申报权属|表 号|卡 号| | | |
|--|---|--|----|----|---|---|----|-----|-----|
|10|11 |12| 13 | 14 |15 |16 | 17 | 18 | 19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六:土地登记卡、土地归户卡、土地证书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土地登记卡
1、土地登记卡由土地登记卡主卡、土地登记卡续表和共用宗使用权登记卡三部分组成。
2、土地登记卡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1)土地权利人独自拥有或使用一宗土地的,土地登记时,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2)两个以上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土地登记时,宗地及土地权利状况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各土地权利人的状况在共用宗使用权登记卡上进行登记,登记的其他内容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
(3)宗地进行第一次登记时,除在土地登记卡主卡上进行登记外,无论有无登记的其他内容均须在土地登记卡续表序号、日期栏内分别填写登记顺序号1及批准登记时间,并由经办人、审核人签字。
(4)土地登记卡登记的内容发生变更或设定、变更以及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在土地登记卡续表上进行登记。但土地登记卡主卡中地号、图号、宗地面积发生变更的,须更换土地登记卡。
二、土地归户卡
土地归户卡以土地权利人即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为单位,按宗地填写。土地权利人在同一县级行政区范围内拥有、使用两宗以上土地的,应当填写在同一土地归户卡上。
三、土地证书
1、土地所有证和使用证以宗地为单位填写。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宗土地的,应当分别填写土地使用证。
2、土地使用证中用途、终止日期栏目内容发生变更以及设立、变更、注销土地他项权利的,变更土地登记后在证书记事栏进行记录,但记录不能超过三次。土地使用证上其他内容变更的,须更换土地证书。
3、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以土地他项权利人为单位填写。同一土地他项权利人拥有不同宗地上的土地他项权利,或者在同一宗地上拥有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土地他项权利的,应分别填写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
四、填写说明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地 号|地籍调查中的地籍编号,即宗地的编号。 |
|----|----------------------------|
|图 号|宗地所在地籍图的图幅号。 |
|----|----------------------------|
|宗地面积|宗地土地面积。 |
|----|----------------------------|
|用 途|填写宗地的主要用途。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 |
| |规程》进行调查的,填写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一级 |
| |类型;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进行调查的,填写城 |
| |镇土地分类的二级类型(未设二级类的填一级类)。 |
|----|----------------------------|
|座 落|宗地所在地的名称。 |
|----|----------------------------|
|权属性质|国有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所有权或集体土地使用 |
| |权。 |
|----|----------------------------|
|权利人 |国有土地使用者、集体土地所有者或集体土地使用 |
| |者名称。 |
| |《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本栏为土地他项权利人名 |
| |称。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填写一个权利人名 |
| |称及权利人总个数。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单位性质 |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按国家统 |
| |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 |
| |暂行规定》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 |
| |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 |
| |个人住宅填写个人。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通讯地址 |权利人的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共用宗时,土地登 |
| |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使用权类型|使用权类型是指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与土地的权 |
| |属性质相对应。国有土地使用权填写划拨、出让、 |
| |入股或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按具体取得方式填写 |
| |荒地拍卖、批准拨用宅基地、批准拨用企业用地、 |
| |农用地承包、集体土地入股等。 |
|-----|---------------------------|
|终止日期 |土地使用权使用期限的终止时间。未明确土地使用 |
| |期限的,本栏不填。 |
|-----|---------------------------|
|土地证号 |土地权利人持有的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证书号码。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调查表号 |宗地地籍调查表的编号。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审批表号 |土地权利人土地登记审批表的编号。共用宗时,土 |
| |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归户卡号 |土地权利人所在土地归户卡的编号。共用宗时,土 |
| |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土地等级 |土地管理部门评定的宗地的土地等级。 |
|-----|---------------------------|
|申报地价 |土地权利人在申请土地登记时申报的交易地价。 |
| |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建筑容积率|宗地上的建筑总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
|-----|---------------------------|
|建筑密度 |宗地上的建筑物占地面积与宗地面积之比。 |
|-----|---------------------------|
|建筑限高 |允许建筑物的最高高度。 |
|-----|---------------------------|
|建筑物 |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 |
|占地面积 |本栏不填。 |
|-----|---------------------------|
|建筑物类型|填写楼房、平房等。共用宗时,土地登记卡主卡本 |
| |栏不填。 |
-----------------------------------
-----------------------------------
| 栏 目 | 填 写 内 容 |
|------|--------------------------|
| 申报建筑 |申报人认定的建筑物所有权。共用宗时,土地登记 |
| 物权属 |卡主卡本栏不填。 |
|------|--------------------------|
|土地权属来 |取得土地权利的证明文件。类型填写取得土地权利 |
|源证明文件 |证明文件的种类及文件标题。编号填写证明文件的 |
|类型、编号、|编号。日期填写证明文件(批准文件)的签署(发 |
|日期 |文)时间。 |
|------|--------------------------|
|登记的其他 |一、登记的其他内容填写: |
|内容及变更 |1.土地分类面积。宗地含多种土地用途,且各种土 |
|登记事项 | 地用途能计算出面积的,填写土地分类面积。 |
| |2.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土地权属性质为集体土地 |
| | 使用权的,填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 |
| |3.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共用宗时,填写各权利 |
| | 人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类型、编号、日期。 |
| |4.土地他项权利。土地所有权、使用权登记时已设 |
| | 定土地他项权利的,填写他项权利来源证明文件 |
| | 的类型、编号、日期,他项权利种类、权利人、 |
| | 内容、范围、设定日期、权利顺序、存续期限。 |
-----------------------------------

-----------------------------------
|栏 目| 填 写 内 容 |
|-----|---------------------------|
| |5.土地登记卡附页1页数 |
| |二、变更登记事项填写: |
| | 填写变更土地登记类型、内容及相关证明文件的 |
| | 类型、编号、日期。变更土地登记为土地他项权 |
| | 利登记时,按登记的其他内容第4条规定的内容填 |
| | 写。 |
|-----|---------------------------|
|使 用 权|土地使用者在一宗地内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面积, |
| |共用宗的为独用面积与共用分摊面积之和,非共用 |
|面 积|宗的为宗地面积。 |
|-----|---------------------------|
|独用面积 |土地权利人在共用宗内独自使用的土地面积。 |
|-----|---------------------------|
|共用面积 |共用宗中,各土地权利人共同使用的土地面积。 |
|-----|---------------------------|
|其中共用 |共用宗时,各土地权利人在共用面积内分摊到的土 |
|分摊面积 |地面积。 |
|-----|---------------------------|
|义 务 人|土地他项权利义务人是指设定土地他项权利宗地的 |
| |土地使用者。 |
|-----|---------------------------|

不分页显示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财政部、人事部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人事部


财政部、人事部关于调整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工作的通知
财政部 人事部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自1992年实施以来,已历时6年。6年来,共举行了5次全国统一的考试,一大批会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了相应的会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为公正地选拔和任用优秀的会计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会计专
业技术资格考试制度,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关工作进行调整。现通知如下:
一、关于考试级别。从1999年起,将现行的三个级别考试,合并为两个级别考试,即:将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合并为初级资格考试,中级资格(即会计师)考试不变。通过考试取得初级资格的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人事部职称司《关于获得初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聘任职务问题的函
》(人职司函〔1995〕71号)的规定,聘任相应会计员或助理会计师职务。
二、关于考试类别。从1999年起,取消B类考试,1998年将组织最后一次B类考试。凡参加1996年、1997年B类考试并取得单科合格证书人员,其单科合格证书的有效期至1998年。在1998年首次报名参加B类考试的人员,须一次通过规定的5个科目(含免试
科目)的考试。1998年B类考试结束后,凡单科累计或当年未通过全部科目考试的,不再进行补考。
三、关于会计实务科目。从1999年起,将企业会计类和预算会计类实务科目,合并为“会计实务”科目。
四、鉴于预算类会计制度将有重大改革措施出台,目前使用的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实务(预算会计类)科目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已不适合需要,经研究决定暂停1998年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实务(预算会计类)科目的考试。拟报名参加1998年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实务(预算会计
类)科目考试的人员(含B类考试未通过助理会计师、会计师实务〔预算会计类〕科目考试的人员),可在1998年报名参加相应级别会计实务(企业会计类)科目的考试。
五、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级别、类别及科目作上述调整后,全国会计考办将统一制定并下发新的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1998年度的考试仍继续使用现行的考试大纲和指定用书。
各级财政、人事部门和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要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本通知规定,做好考试调整后的宣传解释工作。在实施中有何问题,请及时与财政部、人事部联系。



1997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