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01:34:02   浏览:981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新闻出版署 国家工商局


关于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的暂行办法

1988年3月16日,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三大关于加快和深化改革的精神,正确引导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在办好报刊、出好图书,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适当开展国家法规、政策允许的其他经营项目,促进我国报刊和图书出版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办法。
一、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应当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和其他经营活动的关系,在注意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可以根据有关规定和本身的条件,发挥其联系面广以及信息、人才、技术、知识、设备器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国家政策允许的、与本身业务有关的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
二、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在履行国家规定的审批手续后,可以开展下列有偿服务和经营活动:
1.可以兼营广告业务。凡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申请,经审查批准,领取《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可在许可范围内发布广告。
2.可以利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法律、卫生、生活等方面的信息,为社会提供有偿咨询服务。凡成立咨询服务经营机构的,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经核准发给《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
3.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举办有关的文化交流活动或文艺活动。
4.可以同企业或企业的主管部门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信息发布会,以及技术交流推广活动。
5.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可以面向社会开展摄影、复印、影印、洗(扩)印、制版等有偿服务业务。具备资金、场地和其他经营条件的,还可以设立专业性的门市部或经营部。
6.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还可以成立读者服务部。
7.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举办各种讲座、培训班、辅导班、函授学校等文教活动。
三、报社、期刊社经主管机关批准,可以结合本身业务和社会需要,举办经济实体(如造纸厂、印刷厂等)。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依法从事经营活动。
四、报社、期刊社举办的公司、企业,均不得从事与本身业务无关的纯商业经营。
五、报社、期刊社、出版社的经营活动,应由经营部门负责。编辑、记者可提供信息,但不得从所提供的信息服务中提取个人报酬,不得参加经营活动。
六、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应加强对经营活动的领导和管理。上级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给予引导和支持。经营活动的财务问题,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七、报社、期刊社、出版社开展经营活动,应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遵守国家的法规政策,执行财经纪律,接受财政、工商行政管理、税务、银行、物价、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管理。
八、本办法于1988年4月1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公安部十一局关于刑满留场就业人员工龄问题的解答草案(摘录)

公安部十一局


公安部十一局关于刑满留场就业人员工龄问题的解答草案(摘录)
公安部十一局

五、问:犯人刑满留场就业后是否计算工龄,怎样计算?
答:根据一九五七年八月国务院“关于处理国家机关、企业、学校在肃反运动中查出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的工龄和工资问题的规定”,和一九六三年一月全国总工会批复浙江省工会关于刑满释放分子的工龄计算问题的精神,刑满留场就业人员的工龄计算问题应按以下办法处理:

原系人民内部犯法分子,应当从刑满留场之日起重新计算工龄,判刑以前如有工龄只能算为一般工龄,不能算为连续工龄。



1963年7月11日

关于印发宣城市地情资料收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宣城市地情资料收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宣政办〔2008〕24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机构: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宣城市地情资料收集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宣城市地情资料收集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规范地情资料收集管理和开发利用,根据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安徽省地方志工作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宣城市地情资料是指记述、介绍、研究宣城市自然、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历史、人物、物产状况的文字、图表、声像等。
第三条 市、县(市、区)政府主管地方志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辖区内地情资料收集管理工作。
第四条 辖区内各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社会组织、团体要积极提供地情资料,配合支持地情资料收集工作。资料源较多的单位应确定一名专(兼)职资料员,并明确领导分工负责。
第五条 行政区划变更调整、组织机构撤并、人员交替或岗位变化,其地情资料必须在变更方案实施前整理交接,并报地方志办公室备案,防止散佚或损毁。
第六条 地情资料记述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坚持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全面、系统、翔实地记录本部门、本行业和与之相关的自然、社会、人、事、物基本面貌和发展过程。地情资料内容包括:区域环境、人口、资源、组织机构、历史沿革、社会民生、现实状况;事业发展和产业状况,主要工作进展情况,较大社会活动,重要成果,重要人物,存在的问题等。
第七条 记载地情状况的文字、图片、表格、声像、口碑资料应真实、客观,有存史价值;文图严谨、规范、简约;引用原始资料要注明出处。与地情资料相关的附录或背景资料(如:文件、报刊、书籍、网络资料和内部统计;调研资料等)一并收集。
第八条 建立地情资料报送和调查、采访制度。各部门(行业)年度资料于次年三月底前报送地方志办公室;非主管的社会性资料由地方志办公室组织专人采访,相关部门配合;重大专项资料或典型人物事物资料由各主管部门适时商请地方志办公室组成调研组实地调查认证核实。
第九条 地方志办公室应加强经常性业务指导,定期组织资料员培训,开展检查督促和评比。承担地情资料采访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持证开展工作。
第十条 各单位撰写的资料长编,报经主管领导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印章后予以确认,一式三份连同电子文本一同报地方志办公室,登记编目;专人采访和调查形成的资料,须经资料来源者认可,经有关部门和主办机构负责人审核签字;其他资料由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审核。
第十一条 地情资料应建立纸质和电子文档,按类目整理编辑,实行专人管理,做到专业化、标准化、系统化。
第十二条 编撰地情资料属职务行为,提供、收集、整理、撰稿者享有署名权。用于公开出版的地情资料应发给资料费,征集公民个人收藏的资料应给予适当的资料费。对资料工作卓有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隐瞒、封锁、损毁或拒不提供地情资料,对重要地情资料漏报、误报、歪曲失实或造成遗失、损毁的,给予通报批评,后果严重的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十四条 地方志主管部门应与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相关专家学者建立联系与协作,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收集整理各类媒体有关宣城地情研究的有价值信息,组织开展地情资料的研究利用。
第十五条 加强地情资料的开发利用。地情资料应逐年汇编保存,根据地情资料编纂出版志鉴、地情书等地方文献,分送领导机关、综合部门、档案馆、研究机构,并向媒体和社会发布。充分利用地情资料,多形式开展宣城市情知识普及宣传、咨询和对外交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
第十六条 撰写、编辑、出版、研究和使用地情资料应遵守《保密法》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